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,全国树龄在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,均在陕西。AccordingtotheresultsofthesecondnationalcensusofancientandhistorictreeresourcesreleasedbytheNationalForestryandGrasslandAdministration,thereare5ancienttreesinChinathataremorethan5,000yearsold,allofwhichgrowinShaanxiProvince.
今年公祭典礼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”为主题,共有九项仪程:第一项,全体肃立、击鼓鸣钟;第二项,唱《黄帝颂》;第三项,敬献花篮;第四项,恭读祭文;第五项,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;第六项,乐舞告祭;第七项,龙飞中华;第八项,瞻仰轩辕殿,拜谒黄帝陵;第九项,种植桥山柏。
GIS(地理信息系统)数据图层显示,截至2023年,陕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3.3%攀升至45.93%。此外,图中还融入陕西人均园林绿化覆盖面积、历年造林面积、森林覆盖率等生态数据图表。这张融合GIS(地理信息系统)技术与文化基因的生态图谱,首次以可视化方式呈现陕西省古树名木的分布脉络,为三秦大地的绿色文明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数字载体。
4月1日起,《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》施行,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。《条例》共5章31条,从保护与管理、传承与利用、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黄帝陵保护进行规定。
《条例》规定,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黄帝陵保护、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,编制黄帝陵园区发展规划,做好与延安市、黄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黄帝陵保护规划的衔接,组织实施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,规范并指导其他祭祀活动,开展黄帝文化、黄帝陵文化的挖掘、研究、阐释、宣传等工作。《条例》共5章31条,从保护与管理、传承与利用、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黄帝陵保护进行规定。与以往文物类立法不同的是,《条例》在明确文物保护的同时,注重彰显黄帝陵历史、文化和社会价值,一体推进文物保护、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。
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,介绍乙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筹备工作情况。今天(3月25日)上午,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,介绍乙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筹备工作情况。起点新闻·西部网记者从会上获悉,由陕西省人民政府、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、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乙巳(2025)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4日(清明节)九时五十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。